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——四川省“大家唱民族歌咏活动”盐源在接力 |
文章来源:深度接触乐队 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4:19:01 |
(《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》,第27页) 再看第二个方面,也即道德与哲学孰高孰低的问题。 借助《大学》的八条目,以格物致知、正心诚意甚至修身齐家对应成己,以治国平天下对应成物,我们或许可以很好的获得对这一点的理解。王弼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谓命者生之极也,以及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,所谓命也,亦是如此。 (《与吕大临论中书》)体段意为形象、状态,既是相对情(喜怒哀乐之不偏不过)而言,也是相对和(已发之喜怒哀乐)而言。韩愈《进学解》说的吐辞为经,举足为法即是此意。诚者自成是指天之生物乃是出于不言所利的肫肫其仁,即所谓大德曰生。参见陈明:乾父坤母: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——基于比较宗教学的考察,《北京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1年第5期。《北溪字义·诚》是这样表述的:诚字本就天道论。 将前述中、和概念的内涵带入,致中和就是致中于和,即将内在于己的天性在现实中合理充分地实现出来。有人提出《中庸》可分为中论与诚论二篇。《孟子》中关于心、性有关问题的讨论,很好地弥补了儒学在超越性方面的不足。 说齐宣、梁惠王七国之君,以行仁义。面对佛教思辨的繁复巧密,儒家思想在宇宙论、心性论方面暴露出不足,导致出现儒门淡薄,收拾不住,皆归释氏耳的尴尬境地。在其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中,朱熹更是引韩愈和二程的评价作为《孟子序说》的内容。《孟子》中对国家治理范式的诸多提及,迎合了政治统治的需要,也成为唐宋之际韩愈、范仲淹、王安石等人大力推崇孟子的重要原因。 朱熹年幼时读《孟子》,见到圣人与我同类就有喜不可言之感,其一生致力于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将此四书推荐为当时的科举教材。孟氏之儒说的正是孟子。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。在与当时所谓的诸子百家的辩论中,孟子让儒家思想的影响力熠熠生辉。但此时《孟子》依然只是停留在子部。唐末文学家皮日休,非常认同韩愈的说法,曾上书请命:去《庄》《列》之书,以《孟子》为主,有能精通其义者,其科选视明经。 可以说,从孟子幼年的外部学习氛围营造,到内在的道德品质培养,从警醒明学立志,到卸下负担包袱,孟母为孟子成才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。人性本来的善良如同水向下流那么自然,人没有不善的,就如同水都往下流那样。韩愈认为孟子有两个功劳:一是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,二是有卫道之功,辟杨、墨之说,让儒家的仁义、贵王贱霸思想,弘扬、普及开来。孟子的思想最后虽然没有得到君主的采用,但是他那种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于承担精神和重视百姓、爱护百姓的民本、仁政思想,如同乱世中的一股清流,让利益纷争的诸侯看到了儒家家国天下、仁者无敌的治国良方,同时也为后来儒家知识分子的希圣、希贤提供了新的进取方向。 此时,不仅是孟子,整个儒家学派的地位都岌岌可危。这是孟子幼年时的故事。 孟子成年后的故事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阻子休妻,一个是释子以忧。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君臣并耕,彰显劳心劳力的治国经略。 面对佛、道竞争,儒学要寻找源头活水,以弥补自身的理论缺陷。通过这些故事,不难发现家庭教化、熏陶对孟子的影响。唐太宗增加左丘明等22位儒者从祀孔庙,也没有提及孟子。汉初,民生凋敝、百废待兴,黄老之学的休养生息之策得到当时君主的认可。孟子对义的描述,传递出一种积极有为、积极承担的价值取向,成为唐宋之际提振社会风气,唤醒士族阶层勇担道义的重要依托。适梁,梁惠王不果所言,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。 庆历新政以后,理学兴起,其中张载的关学、二程的洛学、王安石的新学都具有很大影响力,而且都从学术思想上肯定、尊崇孟子。整体来看,孟子之所以被尊为亚圣,与他承续儒脉,倾尽毕生精力弘扬、宣传儒学,是分不开的。 三、沧海横流,历久弥新 孟子去世后,他的思想逐渐得到认可、推崇,这实际上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。东汉赵岐在给《孟子》作注时说:孟子既没之后,大道遂绌,逮至亡秦,焚灭经术,坑戮儒生,孟子徒党尽矣,其书号为诸子,故篇籍得不泯绝。 东汉开始出现有关《孟子》注解的书籍。孟子通过性善论,更加圆融地解释了人性。 乾隆元年(1736),清政府颁行十三经至各省府州县,又颁布《钦定四书》于官学,俾生员学习。此时孟子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官方关注,但影响甚微。元丰七年(1084),孟子开始配享孔庙。……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(赵岐:《孟子题辞》),认为孟子是亚圣的大才,这也是孟子首次被称为亚圣。 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载:道既通,游事齐宣王,宣王不能用。天下之言,不归杨则归墨,学习儒学的人越来越少,而且当时诸侯面对战乱纷争的形势,也不愿意接受儒家的王道、仁政思想,而是醉心于战乱征伐。 孔子之徒没,尊圣人者,孟氏而已……孟氏醇乎醇者也。孟子的历史地位随着这股复兴儒学的大潮而不断上升。 其变化的过程,与各时代的政治社会环境密不可分,与其本身所承载的思想价值内涵更多有关联。如其道,则舜受尧之天下,不以为泰的坚守、执着,有集义而生的浩然之气,有大丈夫人格下的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 《孟子》中的民为贵,社稷次之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。程颐有孔子没,传孔子之道者,曾子而已。荀子的文章中也有关于孟子恶败而出妻的记载。心、性问题的讨论,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,是既抽象又现实的问题。 变法强国的法家和合纵连横的纵横家受到当时诸侯的推崇。而且孟子认为《尚书》中的内容不能全信,要有怀疑精神。 与他迎合时代,居仁由义、发微性善,创新儒学,是分不开的。儒家的仁义道德需要更有力度的宣传和弘扬。 孟子被册封为亚圣公发生在元朝。另一方面,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。 |
相关资料 |
奥克兰机场跑道多次现碎片,交通部长表示将密切关注 |